《我应该给十年前的支教老师打电话吗◆★★?》的帖子持续发酵,已有4.2万人点赞,5000多人收藏,4000多人评论。
听说他们都过得很好★◆★★,很是欣慰。他们学会了鼓励自己◆■◆★◆,变得敢于想象,敢于尝试,这便是我们当年的一点点小火苗燃起来了呀■★★◆◆!
年仅20岁的朱少鹏很快和孩子们打成一片★★■◆■■。除了上课,为孩子进行美育教育,他还常常向学生们讲起自己的学习经历,激励他们一定要走出农村到外面去看看。
29岁的朱少鹏201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,现在是上海一家国际设计事务所的设计主管。
她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向网友们求助:■◆★■★“我应该给十年前的支教老师打电话吗?”她还附上了当时和老师的合影。◆◆“我已经纠结了一个小时该不该打这个电话。■★◆■★◆”
厦门大学官方微信发布后,央视新闻、人民日报、光明网、中国青年报、澎湃新闻■■、搜狐网等媒体及平台纷纷转发、报道。
支教时的生活条件不好■■◆■,一两周才能洗一次澡◆◆★,晚上只能在学校的大会议室打地铺■■◆◆,但朱少鹏却感觉收获满满★★◆◆。
发帖的网友小云是甘肃人★■◆■◆,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大四学生◆◆◆◆★★。她最近在整理旧物时◆★★★★■,翻出了她小学五年级时到他们学校支教的几位厦大老师的联系方式。
2013年,他参加了厦门大学暑期“西部行”支教活动◆■■◆★,前往甘肃裴家营镇中心小学,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,教授美术课和语文课,并担任班主任,希望能用自己的微光为更多孩子照亮未来的路■★◆■◆◆。
朱少鹏说◆★★★■★:“非常意外和惊喜,我十年前种的大学梦种子发芽了,还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,像做梦一样,太美妙了◆◆■!”
“我们英语不太好■■,单词不会读,但当全班一起听这首歌的时候★★★◆■◆,有一种类似种下一颗种子的感觉。从那时开始★★◆★■,我就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,广阔的、浪漫的、色彩斑斓的■◆■★。我觉得支教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变得敢于想象,我试图去触碰更新的、可能是遥不可及的世界,然后我真的从那时那地出发■◆,一步一步走向未来。★■◆■◆◆”
小云至今记得当时跟着支教老师学唱《Yesterday Once More》的情景■■★◆◆。
这天上午,正在同济大学上德语课的朱少鹏接到了来自北京的陌生电话◆■■。“因为我在上课,也以为是广告骚扰电话,就把电话摁掉了。”没想到下午他收到了这条长长的短信。“看完短信我马上就想起来了,这可能是我当时支教的某个学生◆★◆,太意外,太惊喜了!”
后来朱少鹏一直坚持支教。2014年■★,他还前往福建的一所山区小学支教■◆★,工作后也曾参加民间的一些公益支教活动★◆■。2017年,他曾回到过支教的地方,但是没能遇见当年的那群孩子。
小云回忆说■◆★◆,当时和支教老师们一起参加运动会★★◆■、做手工,特别开心。她说★◆◆★:“班主任因为打篮球摔伤了胳膊,但他跟我们讲■◆★★■‘就算胳膊受伤了,篮球一样要打,生活一样要过■■◆◆★★。■◆■★■★’后来我也经常鼓励自己■◆■■◆,不管发生什么事情◆◆★■★,都要努力做好该做的事,让生活的主线保持积极且永远幸福。”
朱少鹏回复道:“听到你们的消息实在太棒了!我的联系方式一直没变,就是希望有朝一日,你们能找到我★■◆◆,我很怀念那些日子。◆◆◆”
她又发了短信:“我在北京读大学,这十年一切都好,现在也准备工作了。感谢您十年前给我的帮助,那个暑假是我记忆里非常美好的时光。因为你们的到来,我看到了更广阔、更远的世界,也看到了更多未来的样子★★★■。◆■◆★★”
朱少鹏的电脑里依旧保留着当年的照片,■★◆◆■“有400多张呢■★◆★◆!”这位出生于甘肃平凉市泾川县四坡村的青年,深知走出大山的不易。◆■■■“那时在我身边就有很多例子,很多家长受经济和观念所限■◆★★,不支持孩子上学◆■★◆。”
小云说:“我一路遇见的所有老师们精心照顾一颗小小的种子,浇水施肥,所以我才能生根发芽,开出属于自己的花★★★★◆。也感谢每位曾经/正在/未来会去支教的朋友■★★◆,那条‘鱼’真的很在乎。★■■”
他坦言:“我被这些娃们反向教育了。他们使我变得更有信心,更加热爱生活◆★★,最重要的是◆◆◆◆,打开了自己被考题书海尘封已久的心,真切地感受到纯粹的爱★◆■,也让我变得更会爱。”
朱少鹏说,他希望小云能继续积极乐观面对生活。“对身边的人,要以十分的爱去爱他们,不要惧怕付出了爱没有回报,当你体会到爱的快乐,那会重新造就你的生命。保持初心★★■◆■★,保持热爱,继续大胆向前吧!◆◆◆■■★”